新生儿的常见症状及处理(一)
一、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
(一)呼吸系统
胎儿肺内充满液体,出生时经产道挤压,约1/3肺液由口鼻排出,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,如吸收延迟,则出现湿肺症状。剖宫产儿发生率高,一般在生后呼吸稍增快,肺部少许湿啰音,但一般情况好,无缺氧症状,数小时后好转。
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,安静时约为40次/分左右,如持续超过60~70次份称呼吸急促,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。
(二)循环系统
新生儿心率较成人快好多,且波动范围较大,通常为90~160次/分。(一般正常人的心率在60-100次/分。)
部分正常新生儿于生后1~2天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I~II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,这是由于生后肺动脉压降低,血液较快流入肺部而造成,有时此区还可闻及持续性或逐渐加强的杂音,系动脉异常开放所致。杂音一般在1~2周内消失。
(三)消化系统
正常足月儿出生时吞咽功能已经完善,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,胃呈水平位,幽门括约肌较发达,易溢乳甚至呕吐。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,管壁薄、通透性高,有利于大量的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,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,引起中毒症状。除淀粉酶外,消化道已能分泌充足的消化酶,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。
(四)神经系统
新生儿脑相对大,但脑沟、脑回仍未完全形成。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,睡眠时间长,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~3小时,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,且锥体束、纹状体发育不全,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。
二、初生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
(一)胎脂
指的是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的脂样物,这种物质具有保护新生儿皮肤的作用,于孩子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。
(二)马牙或板牙
这是新生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色小班点,它是系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,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.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毛巾去擦,以防引起感染。导致新生儿破伤风。
(三)螳螂嘴
新生儿哭的时候,常常可看见他口腔两边颊粘膜处较明显地鼓起如糠丸大小的东西,有人称为“螳螂嘴”,其实它是颊粘膜下的脂肪垫。小儿吸奶时靠脂肪垫的吸力,造成口腔内负压,使乳汁易于流出。
(四)生理性体重下降
主要是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,但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,故在生后的2~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,较刚出生时减低约6%~9%。随着奶量的增大,进食增加,约在10天左右恢复正常,早开奶、早吸吮利于体重恢复。无需特殊处理,加强观察即可,如果下降体重超过10%或者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时,则为病理状态.
三、体温
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,新生儿皮下脂肪又少,排汗散热能力弱,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较差,所以,新生儿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,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
新生儿的体温在36℃~37℃之间就是正常的,偶而可能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所改变。
脱水热:指的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皮下脂肪薄,体表面积相对较大,容易散热。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,血液浓缩,易发生脱水热。
捂热综合征:在捂热较长时间后,出现高热或超高热,体温可达40℃,全身大汗淋漓,衣被湿透,脱水,面色苍白,哭声低弱,拒绝吃奶。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,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,表现为反应迟钝,抽搐或昏迷。如果呼吸系统受累,可出现呼吸困难,呼吸衰竭;如果心肌受累,可出现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。
正常情况下的新生儿脱水热热度一般不超过38℃,及时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。
预防脱水热的方法:一是新生儿衣着松软,不可紧包;二是夏季天热要保持室内通风,同时需供给充足的水分。决不能随便的应用退热药物,以免引起体温不升。
发热的处理:物理降温:散包、温水擦浴,擦洗部位为颈部、腹股沟,使之保持湿润。枕冰袋(不要直接枕)。
如以上处理仍不见效或有感染表现,立即到新生儿专科就诊。
四、生理性黄疸
正常新生儿生后几天都可以出现在黄疸,因为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,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及排泄功能差,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。
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,约50%~60%的足月儿和80%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。足月儿在出生后2~3天出现黄疸,4~5天达到高峰,5~7天开始缓慢消退,但一般不超过2周,而早产儿多于生后3~5天出现黄疸,5~7天达到高峰,7~9天可以消退,最长可延长到3~4周,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<85μmol/L(5mg/dl)。
如黄疸出现时间过早,增加过快,增长过高,消退时间过长,或已经下降了的黄疸又再次上升,则需要药物或蓝光治疗。
五、鼻分泌物阻塞
新生儿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泌物阻塞而不是感冒所引起。需要尽量室内清洁,保持湿度,以减少灰尘吸收,鼻腔内积污导致阻塞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。
有些刚出生的新生儿,由于鼻部受挤压,出生后1-2天也会出现轻微鼻阻,一般不需治疗,2-3天后自然缓解。
六、水肿
生后眼睑,会阴常呈轻重不等的水肿,数日后自然消退。两侧睾丸多下降,也有位于右腹股沟等处。有时可见一侧或双侧鞘膜积液,常于生后二月内吸收。
七、假月经
有少数女婴生后5~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,似月经,持续1~3天自止。引起假月经的新生儿一般不需处理。因为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母亲孕期雌性激素所致,如果出血增多或时间延长,则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,给予维生素K、C和安络血、止血敏等治疗。
八、新生儿啼哭
新生儿由于不会讲话,啼哭则是他们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。这是正常现象,有利于肺的扩张。例如饿了会啼哭,尿布湿了也会哭,但这种啼哭有回声,一半并不剧烈。然而,异乎寻常的单声哭叫、尖叫、剧哭、持续啼哭、哭不出声等情况就不是正常的了。
由于出生后对环境不适应,新生儿不分黑夜和白天,往往白天安睡,夜间啼哭,出现夜啼的特殊症状。
只要婴儿吃奶正常,体重增加,没有其他病症,就不必治疗。
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,不要抱不离手,夜间睡前喂饱,环境安静,即能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长,啼哭症状会日渐好转。如果一直哭啼不止,或伴有其他异常时,就应立即就诊。